清明節

剛剛過去的四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清明節,基督徒應如何過清明節?

外邦人或初信者以為基督徒不能過清明節,又以為基督徒不願意“拜山”就是不孝,讓我們一齊學習過好清明節!

清明節在廣東諺語叫“拜山”,文雅一點叫“掃墓”,兩者不同我們以為只是文化習慣,其實裡面大有觀念性問題。

“拜山”者意思是去拜祭山墳,拜祭祖先(已故前輩),期望他們在靈界保佑我們平安、順利、發財等等。

“掃墓”者意思是去打掃墳墓,一年一度為已故前輩的墳墓做清潔衛生,獻上鮮花懷念尊敬。

所以,其實基督徒可以也是應該好好過清明節,既能適應當地文化,又能感恩傳承家族歷史。關鍵的意義在於我們敬拜的只有一位獨一全能的真神,沒有別神,我們絕不敬拜其他神明!懷念先人無需香火食物等獻祭,只需鮮花敬意,再者,孝順應該是前輩在生時我們多表達,而不是離世後才做給別人看,更不應該生前不孝順,死後還利用他保佑自己,這是自私功利行為。基督徒應該遵行上帝的吩咐,孝敬父母,不是利用父母,應該在有生之年盡量表達孝敬之意,當長輩離世後也應常常緬懷追憶。就如聖經教導“當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”以弗所書 6:2-3,其實聖經新舊約都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教導。

我們去“掃墓”,而不是“拜山”,不但沒有違背信仰,更有機會與家人溝通,讓家人更能了解基督信仰,又可以鼓勵家人一齊成為環保使者,愛護地球,真正達到榮神益人。

2018年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