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人聽見的召命 (離地與貼地的言語)
「然而人未曾信他、怎能求他呢.未曾聽見他、怎能信他呢.沒有傳道的、怎能聽見呢。」羅馬書十14
常聽人說︰「重要的事情要講3篇。」那你可否曾經想過聖經的作者為了讓你我明白福音,用了66次(卷)不同的方式,講述這個上帝的故事。聖經當中使用不同的修辭,故事敍事、歷史、詩、箴言、比喻、律例、啟示等,都是希望讀者能夠透過不同的表達,得以更深地明白上帝的話。聖經用盡了它所能做的訴說,可是聖經也要求它的讀者細心地聆聽,否則我們仍然可以忽略上帝重要的聲音。
聖經中一個最常出的動詞「Shema」,就是去聽的意思,以色列的先知最常跟以色列人講的說話,也是「你們當聽」、「你們要聽」,原因很簡單,因為人總是不愛聽神的說話,總是喜歡按自己的心意去做。不過當希伯來語中用到Shema這個詞的時候,意思就不單是耳朵聽到了一些聲音的意思,而是有不止聽,並且會遵行的意思。因此,當上帝叫以色列人「聽」的時候,不只是希望他們聽了就算,而是希望他們能聽,並且用心實踐。今天你也是抱著這種心態去聽神的話語嗎?
這一個福音訊息已經透過耶穌基督啟示給所有人,主耶穌在離世升天時,更交付了大使命給門徒(馬太福音28章),要他們繼續把訊息傳開,讓他們不止能聽到,更能有所回應的行動(受浸、學習耶穌的吩咐、又教導別人學習)。正是如此,每一個年代,作為基督徒都領受了一個使命,就是將福音用時代的語言,重新演繹一次。因為聖經所要啟示的,不是一個存在於文字裡的上帝,乃是一位永活於每個時代的主。這會讓你感到興奮嗎?耶穌基督透過你與我,在每一個時代,用生命、用見證,如同聖經作者一樣,將福音述說。這是你我的使命,也是教會的使命,願神賜我們智慧、賜我們勇氣、創意以及所需的一切,讓福音得以被聽見!
今天反思︰
- 你有實踐傳福音讓人得以聽見的使命嗎?
- 我們有將福音轉化成別人能夠明白的言語嗎?
